思覺失調|患者拒服藥致反覆復發 醫生建議長效針劑防腦部損傷

醫健人物

撰文: 吳霆俊

發布時間: 2024/06/10 17:44

最後更新: 2024/06/11 12:25

分享:

分享:

有嚴重精神病患者抗拒服藥,會用紙巾包住藥藏在床底或枕頭底。(iStock圖片)

陳先生弟弟年近60,自90年代起出現思覺失調徵狀。起初在家不時自言自語、對空氣發脾氣、四處丟東西,陳媽媽以為兒子「撞邪」,反而以拜神應對。其後弟弟情況惡化更攻擊家人,報警送院後方確診。住院期間按足醫護指示服藥,惟出院後開始自行減藥,甚至停藥。家人屢勸不果也難以監管,最終復發數次,至轉用長效針劑才有明顯改善。

難忍副作用劇烈

陳先生指弟弟之所以自行停藥,因飽受副作用纏繞。「他食完藥無幾耐就嘔得好厲害,個人好忟憎,而且藥物也令他嚴重便秘。」

陳先生說弟弟有按時覆診,卻不願服藥,後期因病情反覆更無法上班:「隔了一段時間醫護家訪,問極他也不瞅不睬,總是一直躺着。」停藥後再度復發,不但有幻聽、幻覺等徵狀,弟弟自言自語、情緒激動的問題也相當反覆,最終只好再送院治療。

轉用針劑藥物依從性明顯改善

其後經轉介至中途宿舍,毋須再擔心弟弟的食住問題,他亦於院舍內接受一系列訓練。惟數年後離舍,陳先生擔心弟弟回家後又不願服藥,家人也難以監管,若再復發對他的身體有很大影響。與醫生商討後,最終決定轉用針劑治療,每月打一次針控制病情。

照顧者陳先生坦言弟弟未用針劑前,難以監管其服藥情況。

轉用針劑後,陳先生坦言弟弟的藥物依從性大有改善,精神狀況也變得穩定,自理能力大大改善。「終於不用反覆入院。雖然針劑較貴,但扣除住院成本,我覺得都化算。而且藥物對病人負擔也大,唔好話食藥,日日食糖你都食到驚啦!」

照顧者壓力爆煲

回望照顧弟弟逾三十載,陳先生坦言壓力好大,初期更要與媽媽輪流在家照顧弟弟:「他不可一個人在家,一定要有個人睇住佢。」既要維持生計,每星期僅休假一天,其餘時間費盡心神在弟弟身上,他直言:「不斷在家掟嘢,邊有一日開心㗎?但無辦法,打死不離親兄弟。」

現時身為心理衞生會精神康復者家屬聯會主席的陳先生,期望政府可增撥資源支援精神病患者及照顧者,如多安排社工上門探訪,了解其生心理狀況。

自行停藥復發風險增5倍

據醫管局定義,嚴重精神病患者是指患有精神分裂症頻譜的患者,而思覺失調為主要症狀之一。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主席、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引述研究指,約一半以口服藥治療的思覺失調患者均未能完全遵從醫生處方服藥,如不按時服藥或自行停藥,使復發風險提高近5倍。

即使有個案經理負責跟進社區患者,可上門家訪並「數藥」檢查患者有否按時服藥,惟個案經理與患者的比例為1︰38,僅可應付全港思覺失調患者三分一,正面臨人手嚴重不足的困境。而且人手數藥不但費時費力,也不能確保患者有否真正服藥。

精神科專科醫生楊明康提醒嚴重精神病患者及家屬,愈遲醫治、復發愈多對腦部的破壞就愈大。(吳霆俊攝)

9成港人對精神病認知不足

根據醫管局數字,現時香港患嚴重精神病(精神分裂症譜系)的患者約5萬1千人,卻僅得不足三分一人(約1萬3千名患者)正使用針劑治療。為了解香港市民對嚴重精神疾病及其治療方式的認知水平,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於今年1月電話訪問850位18歲以上市民。結果顯示,僅得1成市民表示了解嚴重精神病(如思覺失調)的主要症狀。而若自己或親友不幸患下嚴重精神病,不足1成人指了解求助及處理方法。

除此之外,更少於半成市民了解長效針劑與口服藥的治療效果差異,調查發現大眾對精神病及其治療方案均缺乏足夠了解:「有些病人不肯打針,覺得每個月打針像懲罰,甚至有病人不知道甚麼是針劑。希望可透過教育病人、家屬和專業人士,讓大家接受這個治療方案。」王醫生說。

醫生:盡早用針劑免傷腦

復發會進一步傷害患者的大腦功能及認知能力,如記憶力下降、專注力減弱、執行能力受損、智力降低等,甚至可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。王醫生認為治療應防範於未然,長效針劑正有效防止病人因藥物依從性差而導致復發:「長效針劑非無辦法之中的辦法,可有效預防復發,阻止病人的腦部受損。不應留待病人不服藥,至數次復發後才處方針劑,宜早考慮、早治療。」

他舉例,外國有醫生為初期病發的患者處方針劑治療,其預防復發的功效更強,更能保障病人各方面的功能:「理論上,一開始發病時已可用長效針劑,唔好等到個腦狀況差晒先用。」

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吳兆文教授亦表示,所有嚴重精神病新症都是治療黃金期,盡早打針防復發,可免卻後續一系列的負擔和壓力。如紓緩照顧者憂慮,減低病人因復發而住院、入中途宿舍的負擔等,同時亦可安排社區資源為病人做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,更好地承托病人及照顧者的心理需求,盡早介入有助維持病人的生活質素,保留其社會功能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減醫療負擔 病人可過正常生活

針對思覺失調的長效針劑一般2至4星期注射一次,新一代針劑甚至可每3個月注射一次。第二代長效針劑比第一代副作用更少,而於保護患者的認知能力方面,第二代長效針劑更比口服藥物及第一代長效針劑成效更佳。王醫生指視乎劑量,一針長效針劑平均4至5千元。若病人情況穩定、減少復發,住院及醫療成本可大幅減低。

精神科專科醫生楊明康提醒嚴重精神病患者及家屬,愈遲醫治、復發愈多對腦部的破壞就愈大,思維及自理能力大大降低,如有患病多年的病人連外出買菜也無法規劃,負面影響可蔓延至社交及家庭和諧。他續指,不少研究實證嚴重精神病患者的病識感偏弱,要保持藥物依從性難度甚高。

「新一代針劑副作用少,病人也不用再時刻記住要食藥,舒服好多,可過正常生活。」他指使用針藥與病情嚴重性無關,而是視乎療效所選擇,籲病人、家屬、醫護毋須過慮:「就如流感季要打流感針,有些病打了針的預防效果更好。」